竞拍中

民国大才女、罗振常之女罗庄旧藏!民国间刻本《郢云词》(光绪变法骨干、陕西著名藏书家李岳瑞著,大开本,......

收藏
分享:

民国大才女、罗振常之女罗庄旧藏!民国间刻本《郢云词》(光绪变法骨干、陕西著名藏书家李岳瑞著,大开本,小版心,吴湖帆题签,有“初日楼”精美鉴藏印!

起拍价¥5000
距结束0
  • 起 拍 价:¥5000
  • 加价幅度:100 元/次
  • 延时周期:300秒/次
  • 卖家昵称:古籍草堂
  • 买家佣金:5%
  • 运  费:¥23
  • 开始时间:2022-09-24 10:32:00
  • 结束时间:2022-09-27 10:32:00
  • 出价次数:0
  • 浏 览 数:116 人次
浏览人数
    暂无数据
拍品详情
作者: 李岳瑞
年代:1921年
尺寸:26.5 × 15 × 0.4 cm
纸张:白纸
函册:1册
品相:八五品
民国才女罗庄旧藏!民国间刻本《郢云词》一卷全。开本长宽:26.5X15CM。26页53面,线装一册全,刊刻精整,白纸初印,书衣后装。有精美鉴藏印“初日楼”。罗庄之词有天然韶秀之态,与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的吕碧城相比毫不逊色。王国维至有“闺秀安得如许笔力”之叹。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名家词集。《郢云词》作者李岳瑞(1852~1927)字孟符。1852年李岳瑞生于渭城区正阳乡庇李村,自幼跟刘古愚读书。光绪八年(1882)中举,光绪九年(1883)进士,先授翰林院编修,后改任工部员外郎,又任总理衙门章京,受到光绪皇帝重用。"戊戌维新"期间,负责接奉传旨要务,同宋伯鲁一起组织关西学会,积极参加保国会的活动,也是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之间进行联络的重要人物。维新变法期间,常把朝廷重要情况转告维新派人士及国闻报馆,通过该报宣传变法维新主张,主动承担《时务报》在北京的募捐收款和发行工作.扩大维新思想的宣传。李把《时务报》每期给刘古愚寄100份,扩大在陕西和西北影响。变法失败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0月被革职.遂回咸阳家中赋闲。光绪三十年(1905),经张元济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辛亥革命后,一直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吏稿》。晚年回归故乡,著有《国史读本》、《春冰室野乘》三卷、《悔逸斋笔乘》、与梁启超等合著《中国六大政治家》等。 1927年去世。李饱读经史, 通晓天文、 地理、 数学, 且时常留心国内外大事。光绪十六年(1890)撰《同治间福建创立船政局考》(上、下篇)、《书魏默深筹河篇后》等文,提出了编练水师护华商、购置枪炮壮国防等主张。晚年著《评注》、《春冰室野乘》三卷等。
相关事件
甲午战后,积极支持并参与维新活动。在京任职期间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并把梁介绍给当时陕西积极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刘古愚。他还为黄遵宪、汪康年等创办的《时务报》募收捐款,积极协助报馆推销报纸,为宣传维新变法做出了贡献。戊戌变法期间,他始终与康、梁和严复等维新派保持联系;经常往来于光绪帝与维新志士之间,使维新派的新政建议迅速上达,将光绪帝的意图转告维新派,还将中枢的机密情报透露给在天津主办《国闻报》的严复,使支持和同情变法的官僚士大夫们了解中枢动向。他积极条陈新政事宜,曾向光绪帝上奏,请求废除三跪九拜等繁缛礼仪,裁汰各官僚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撤除或合并翰林院、詹事府等闲散衙门,精简中枢重叠的办事机梗唤ㄒ榍逋⑴稍钡轿鞣?国家购买西服,以取代长袍马褂。光绪帝肯定了他的建议,并准备秘密派使臣到西方国家购买西服。但此举受到慈禧与守旧官僚的攻击,咒骂李是"汉奸",企图"用夷变夏"。二十四年(1898)正月与宋伯鲁等创立关学会于京师;八月,戊戌变法失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幽禁光绪帝,并下令大肆搜捕维新人士。李闻知消息,急忙通知宋伯鲁和其他维新派人士从京师逃走,他自己也躲入意大利驻华公使馆避难。由于外国公使干预,李才免遭杀身之祸,但受到严厉处分,清廷降旨对他"革职永不叙用,并拿问"。同年回到陕西,暗地里仍与一些讲求新学的进步知识分子来往,坚持同顽固腐朽势力进行斗争。三十一年(1905)秋去上海,应好友张元济之邀,到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一度还在中国公学兼授国文课程。在此期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仍有书信来往,还与梁启超合著《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他的著作《春冰室野乘》《郢云词集》和《国史读本》等也于此时出版。辛亥革命后,受北京政府邀请,赴京担任清史馆编修,撰写了不少列传、记事。1915年后,还给《甲寅》杂志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1922年回到西安,名义上是陕西省长公署秘书长及督办公署秘书,实际上没有做过什么事情。后应邀主编咸阳县志,但始终未能动笔。由于政治上失意,晚年思想消沉,后又染上鸦片烟瘾,1927年去世。二是版本好。为《彊邨遗书》民国二十一年(1932)万载龙氏刊刻《沧海遗音集》本。龙榆生(1902.4.26-1966.11.18),名沐勋,晚年以字行。江西万载人。在家族中行七,故又自称龙七。别号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荒鸡警梦室主。生平爱竹,40岁后又自署箨公,1948年后又名元亮。其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龙榆生先生师从黄侃(季刚)学声韵、文字、辨章之学,从陈衍(石遗)学诗,从彊邨老人朱祖谋(古微)学词。1924年起先后在厦门集美学校、上海暨南大学、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校任教。自1929 年开始撰写词学论文,其词学论文一变以往词界评点论词的形式,对词的起源、词的发展、词的创作、词的艺术风格及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重点着眼于唐宋词,推进了当时词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先生于1933至1936年,在叶恭绰等人的赞助下,在沪创办《词学季刊》,前后共出版十一期,后因抗战爆发而被迫停刊。南京沦陷后,先生在宁创办《同声月刊》,自1940年2月至1945年7月共出版三十九期。先生于1934年4月发表之《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正式界定词学内涵,系统提出词学研究的八个方面,于图谱之学、音律之学、词韵之学、词史之学、校勘之学这五项清代传统词学成就的基础上,又提出声调之学、批评之学、目录之学三个有待开拓的领域。先生一生收有大量词学文献,包括极为稀见的明代琴谱和民间艺人诗词集。30 年代已藏书数十箱,惜抗日战争中辗转散失颇多。解放初及 1964 年,先后将藏书中善本分别捐赠予上海图书馆、上海音乐学院、浙江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南宁市图书馆及杭州大学图书馆,其中包括王鹏运、朱祖谋、沈曾植、俞陛云、曹元忠、吴梅、赵尊岳等人的手稿以及包括批注点校的词学文献,又上述诸人间往来论学之信札,亦捐赠无遗。先生于1958年5月被错划为右派,1961年9月摘帽。“文化大革命”伊始即遭迫害,未几含冤病逝。 晚清以来,词籍的校勘整理蔚为大观。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朱彊邨《彊邨丛书》、吴昌绶《双照楼景刊宋元明本词》皆广收博采,其中尤以《彊邨丛书》细大不捐,成就斐然。然《彊邨丛书》收罗词籍仅至元代,按照朱彊邨的思路,必然要顺着时代而下,校辑整理明清两代词。当时朱的友人况周颐辑有《历代词人考略》,也至元代为止,因明词无多,难以继续。况的门人武进赵尊岳(叔雍)继承其师事业,自1924年起收辑明词,并立志于完成《明词汇刊》。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由叶恭绰提议,朱彊邨任总纂,于1929年在上海成立《清词钞》编纂处。龙榆生以最年少的学人得以参与其事,见到了许多罕见的清代词集。因为这层渊源,龙榆生一生校词主要集中在清代,而且是从晚清近代词入手,上溯至清初的。1931年12月30日,朱祖谋逝世。卒前以遗稿及生平校词朱墨双砚相授,并吩咐曰:“吾未竟之业,子其为我了之。”龙榆生秉承遗命,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仍孜孜不倦,躲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一个地下室里,费了几个月的工夫,校辑刊印了《彊邨遗书》。《遗书》分内外两编,内编是朱彊邨生前已经写定的稿件,包括《云谣集杂曲子》一卷,《词蓟》一卷,《梦窗词集》(四校定本)一卷,《沧海遗音集》及《彊邨语业》三卷、《彊邨弃稿》一卷;外编是龙榆生所辑录者,包括《彊邨词剩稿》二卷,《彊邨集外词》一卷。此外,还收辑附录有《归安埭溪朱氏世系》、朱祖谋《行状》(夏孙桐撰)、《墓志铭》(陈三立撰)及《彊邨校词图题咏》一卷,保存了朱彊邨及其友人沈曾植、裴韵珊、李孟符、夏孙桐、曾习经、曹元忠、王国维、张尔田、陈洵等词学活动的大量珍贵文献,可与《彊邨丛书》相辅相成,前后辉映。三是周子美之妻、民国大才女、罗振常之女、雪堂老人罗振玉侄女民国大才女罗庄旧藏。
罗庄(1896-1941),词坛才女,近代学者、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邈园老人罗振常之女,雪堂老人罗振玉之侄,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周延年(子美)之妻。从小爱好诗文,尤喜作词。罗庄之词有天然韶秀之态,与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的吕碧城相比毫不逊色。王国维至有“闺秀安得如许笔力”之叹。纵观罗庄的为词之路,主要集中于三个阶段:1908—1921年,女红针黹之余的涂鸦初学。此期以状写春花秋月、流连光景之作为多。罗庄在《初日楼稿》卷末自记:“儿时趋庭受四子书,粗知文义。年十二三,从母氏攻针黹,料米盐,遂废读。然心之所好,乘隙辄把一卷,间学为吟咏,不自知其当否。缄稿于箧,未敢出之。……盖诸作大率流连光景,而祗及春秋,不言冬夏。古人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良不我欺。平日喜秋爽尤逾于春和,故秋情尤多,兴之所至,不能强也。”这一时期是罗庄独自摸索为词之道的时期。由于父亲为生计忙碌而奔走,母亲又不太支持女子舞文弄墨,故罗庄只有在闲暇之际把卷自学小词,故词作尚处于模仿、摸索的阶段,在词境上多有重复。诚如其所言,纵观集中诸作,大多为吟风弄月,流连光景之内容。如《浣溪沙》一阕:“瑟瑟芙蓉颤晚霜,萧萧木叶下寒塘。深秋急景太凄凉。白日时闻虫斗响,西风乍起雁成行。城头吹角又黄昏。”萧瑟之秋景较春明更容易呈现出深沉的意蕴,然依旧不离伤春悲秋的题旨。然这一时期部分词作却展现出一定的家国情怀,于一闺中女子而言,实属不易。这部分词作主要集中于罗庄十八岁时随家人东渡日本时期。在日期间,罗庄创作了不少作品,皆描写了西京悠然于世外的淳美,冲和淡远。然而,“虽山川信美,惜非吾土,终难已故国之思”(罗庄:《海东杂记》)。如“漫说终非吾土,消愁抱、且自流连。”(《满庭芳·避地至日本西京,山川信美而不能减故国之思。寻幽既倦,感成此阙》)、“故园庐舍应无恙,竹树知生第几丛”(《鹧鸪天》)、“回首神州,一夜乡心万斛愁”(《减字木兰花·壬子中秋》)等句,皆流露出背井离乡之人的故国之思。这一时期的作品虽于艺术性而言,笔触尚显稚嫩,然由于罗庄远赴日本之经历的特殊性,不能不说给其词作增添了某种更深沉的内容,这些作品也成为这一期词作中的亮点所在。1925—1927年,闺友唱和论学之活跃期。继1921年罗庄父亲为其刊刻《初日楼稿》后,罗庄创作经历了几年的沉寂期。1921年《初日楼稿》刊刻后,罗庄因忙于家事等原因,创作并不勤。尤其是长弟君鱼于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21岁时早逝,罗庄除了几首悼弟之作外,几乎搁笔。“今自辛酉年成诗词稿一卷,从此遂少所作。甲子季春,鱼弟兰摧,为有生来未经之奇痛,则更文通才尽、君苗砚焚”(罗庄:《初日楼续稿》,1927年上虞罗氏铅印本)又因“哀悼殇弟,当食而哽,遂罹胃疾。”(罗振常:《祭长女庄文》,《初日楼遗稿》,1942年钟灵印字机印本)。1925年6月,因其伯父罗振玉六十大寿,罗庄赴天津为之庆贺,罗振玉因见其气体不舒,身形消瘦,特留下她调养,直到第二年春天,罗庄才返回上海家中。罗庄《初日楼续稿》卷末小记记载了这段吟风弄月的时光,“津寓群从多诸嫂妹,朝夕聚晤,蒙古升相国女孙飞霞、云锦两世妹,又相与论学,不虑岑寂。除忆两亲外,时复欢笑,乃稍稍加餐,气体渐复。闺友多欲得所作,时有赠答之什,所积渐夥。归后一年,不废讽咏。”故从1925年到1927年夏《初日楼续稿》刊刻前,是罗庄创作的活跃期,而尤以唱和赠答之作为多。诚如罗庄所言,因酬唱赠答之作多口占为之,故作品于字斟句酌相对不足,出艺术上的精品则尤难。“余维稿随时积,亦当学与年进,《续稿》所作,强半与人赠答,且往往不容思索,迫令口占,境虽较孰,然熟则易流,难得绵密坚凝之作”(《初日楼续稿》,1927年上虞罗氏铅印本)。然而,经过了前期漫长的摸索和创作上的初探,从词创作艺术而言,此期罗庄于词体创作已颇为娴熟,也可视为其创作的成熟期。当然,尽管艺术上臻于成熟,然由于词作境界的相对狭隘,故此期的词作仍给人以面目雷同之感,但亦有可观之作,如其悼亡鱼弟诸作《临江仙·晚检鱼弟遗稿,凄咽就睡。中夜梦醒,倚枕成吟》《浪淘沙·鱼弟忌日,慈亲命偕季妹、俪弟设奠斋中》《金缕曲·鱼弟忌日》等,即胜在情真,沉痛淋漓。
1928—1937年,多病多难之际的零星创作期。这一时期作品不多,一方面罗庄由于婚后日常生计的操持、子女的陆续出生和养育重任以及家难频作;另一方面,罗庄因鱼弟过世后,因悲伤而落下病根,虽在天津经罗振玉一家细心调理后已大有起色,然依旧体弱多病,身体状况不佳,故于文学创作而言,少了一份闲适的空间和吟咏的情怀。但这一时期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即罗庄的作品开始走出闺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1928年,“暮春,侍父母赴杭州游西湖,尽室偕行,留连数日,殊惬心。仿欧阳修《西湖好》词,联章成《采桑子·西湖好》十阕,均刊登于《词学季刊》第一卷第二号”(罗静、周世光:《初日楼主人罗庄年谱》,《初日楼稿》,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另一首词《减兰·王季淑姊斋中昙花开,半日而敛。初放时以摄影术留其形,制为小帧,分诒同人。悬之壁间,因题此阙》也刊登于1933年同一期的《词学季刊》上。《词学季刊》刊登的女词人作品并不多,同一期刊印二十二首作品,而罗庄作品竟占了十一首。1939年,罗庄病重之际,钱单士厘自北京来书问疾,并请罗庄告知近著,欲将其作补入所著《清闺秀艺文略》中。罗庄病逝后,单士厘《悼初日楼主人罗孟康》“尺素无缘达,仙凡遽已分。芳徽虽未晤,佳句已传闻”等语,恰恰说明了罗庄其时早已文名在外。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事严峻,罗庄避地浔溪,几近搁笔。此期较有明确时间指向的唯有1938年3月罗庄辽宁探望罗振玉之际所作《被兵脱险,渡辽省伯父母,敬步伯父原韵》。之后,罗庄病情急转直下,同年4月回上海,“九月二十九日,忽发头晕症,乃贫血所致。十一月二十三日吐血,医者曰病肺”。1939年7月,“延淮安名中医刘树农来诊,谓庄病已甚,来春恐危殆”。1940年,“庄病加剧,频吐血。雪堂公自闻其病,屡致辽参。五月,雪堂公罗振玉病逝于旅顺。家人不敢即告。数月后,庄辗转得知,悲痛几绝”。1941年,“春,刘树农复来诊,曰:庄病已不可治。三月十七日,移居金城里邈园公宅。二十六日大吐血,二十七日子时卒”(罗静、周世光:《初日楼主人罗庄年谱》)。故1938年之后,其病体支离,作品几绝。罗庄生非其时,生活于忧患之境,其唯有于文学中暂觅愉悦之心境,诚如罗振常所言,“汝之愉悦心情只在伸纸疾书之候,外此皆愁苦之境矣。”罗庄聪慧过人,悟性颇高,尤喜填词,也获得外界认可,其夫周延年云,罗庄“早年既有集行世,人多激赏之。时朱彊村、况蕙风两前辈方结词坛于海上,颇喜汲引后进。闻蕙风甚欲致孟康于女弟子之列,而集中未见诸老一言弁首,心颇异焉。后乃知外舅心井老人恐盛名损福,不欲其有声于时而谢之也。”(周子美:《初日楼遗稿》序)其父爱女之心拳拳,然罗庄纵使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最终亦因家国之难、生活琐务而香消玉殒。假使换一清明盛世,使其能恣意为文,罗庄于词学的创获将不可限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罗庄的命运正是当时一代才女命运的缩影。四是刻印精美。大开本,小版心,上等白纸精印,是民国刻书精品。周子美之妻、民国大才女、罗振常之女、雪堂老人罗振玉侄女民国大才女罗庄旧藏!民国间刻本《郢云词》光绪变法骨干、陕西著名藏书家李岳瑞著,大开本,小版心,吴湖帆题签,有“初日楼”精美鉴藏印!罗庄之词有天然韶秀之态,与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的吕碧城相比毫不逊色。王国维至有“闺秀安得如许笔力”之叹!)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拍品图片

出价记录
  • 参拍人
    参拍价格
    参拍时间
问答
  • 暂无数据
微信 扫一扫 同步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