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中

我国古籍版本权威专家杨成凯先生旧藏——《双榕书屋藏书目录》(清乾隆著名藏书家叶观国六万卷藏书目录、馆......

收藏
分享:

我国古籍版本权威专家杨成凯先生旧藏——《双榕书屋藏书目录》(清乾隆著名藏书家叶观国六万卷藏书目录、馆阁体精抄,对研究叶氏藏书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历史文物价值。)

起拍价¥20000
距结束0
  • 起 拍 价:¥20000
  • 加价幅度:100 元/次
  • 延时周期:300秒/次
  • 卖家昵称:古籍草堂
  • 买家佣金:5%
  • 运  费:¥23
  • 开始时间:2021-11-22 20:29:00
  • 结束时间:2021-11-25 20:29:00
  • 出价次数:0
  • 浏 览 数:29 人次
浏览人数
    暂无数据
拍品详情
作者:无
年代:清代
尺寸:26.5 × 22.5 × 1 cm
纸张:竹纸
函册:1册
品相:九品
我国古籍版本权威专家、著名古籍收藏家杨成凯先生旧藏——精抄本《双榕书屋藏书目录》开本长宽:26.5*22.5厘米。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著名藏书家藏书目录。藏书目录反映文献收藏机构或个人所藏图书文献的登记书目。通常包括古代官府藏书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图书馆书目、联合目录等。本书为清乾隆翰林院侍读、著名藏书家叶观国六万卷藏书目录。双榕书屋,叶观国藏书楼,于福州文儒坊52号,又号“绿筠书屋”,乌山山麓。叶观国(1720~1792年)字家光,号毅庵,晚号存贡。清乾隆年间翰林院侍读、著名诗人、藏书家、书法家。祖居福清,后迁闽县(今鼓楼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散馆编修。乾隆十八年、二十一年(1753年、1756年),两次典河南和湖北乡试,后赴云南为学政。典试湖南乡试,后调广西任学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入京,补官教习庶吉士,任起居注官。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先后出典云南乡试,充会试分校。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充会试总裁,典四川乡试。观国多次典乡试,长达30年,所至操守清严,鉴别精审,不畏权势,清廉耿介,为学界所称道。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足疾乞归。归里后在鼓楼乌石山天皇岭下购建别墅,称“双榕书屋”,藏书六万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卒,终年73岁。著有《老学斋随笔》4卷、《绿筠书屋诗钞》18卷及《闽中杂记》行世。也正是因为叶观国的公正廉洁,同时再加上他教子有方,使得自观国之后直到近代,三山叶氏在科举方面人才辈出。“叶氏家族首先是科举世家、翰林世家。自叶观国起六世,叶氏家族共有十六名进士,二十九名举人(自观国后,叶观国五子登科,孙叶云滋六子登科,五世出现八位翰林,被誉为“科举史上的奇迹”。而叶氏家族的文化传统由叶观国奠定,经后代发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家族传统。乾隆54年(1789),叶观国致仕归家后构筑,内藏书达六万余卷。关于其家族藏书情况,阮娟在其论文中简述道:“叶氏家族是著名的藏书世家。《福建图书馆事业志》附录‘大事记’载清乾隆二十年(1765年)前后,‘闽县人叶观国及其后人叶申蔼、叶仪昌、叶滋森、叶大庄等世代藏书,累积达十数万卷,为清代中期一大人文景观。’叶氏藏书始于观国,他好收藏,家有‘绿筠书屋’,藏书六万余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诏修《四库全书》,命各省采进遗书,乾隆三十七年,叶观国请求回籍奉母,而后他得到了皇帝的批准。转年,皇帝下令开四库全书馆,各地开始征书。叶观国应福建巡抚余文仪之聘,进入当地征书局,他在福建省局任总校,以此来鉴别征集到的底本的价值。叶观国被聘入局任此役,一者乃是因其诗学成就,二者则说明他对版本鉴定颇为在行,对古物铭文也颇为了解。对于其藏书情况,阮娟在其论文中有如下引用:“生平无他嗜好,惟喜翻阅书史,儤直之暇,一灯荧然,夜分犹未辍。每有所得,以矮纸疏之,岁久盈筐箧。尤工为诗,上自铺扬盛典,容颂神功,鸾辂赓歌,虎帏属咏,以及星轺官道,云物家园,抒情言情,不下数千首。”观国应聘入局。他深入民间搜辑群书,为朝廷采集到不少古籍。同时还利用收集到的闽中资料撰成《闽中杂记》一书。”关于叶观国后世的藏书情况,郭白阳在《闽藏书家考略》中提及:叶申蔼为叶观国四子,他的藏书楼名为荫余轩书楼,其藏书量有三万卷之多。叶申蔼之弟叶申万同样有藏书之好,关于该家族的藏书情况,范凤书在《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中简述说:“闽县叶氏乃藏书世家,从叶观国开始连续五世藏书不断。其子叶申蔼,字惟和,号次幔,官山阳、江浦知县,建荫余轩藏书,有书三万卷。其孙叶仪昌及曾孙叶滋森均是好书之人。分别建有书屋芝石山房和池上草堂。至其五世孙叶大庄,字临恭,号损轩,再一次发展到高峰,建玉屏山庄,藏书达五万卷,镇库之宝有宋刊《礼记要义》和《汉书》两部。大庄病逝,其书烟消云散,部分流入闽地另一位藏书家谢章铤之手。”韦力先生有文章叶观国绿筠书屋:三山望族,书藏五世。叶观国作为叶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其藏书目录即为研究叶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清乾隆时期的藏书文化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社会价值。另外,作为叶氏家族核心人物的叶观国,其藏书目即象征着三山叶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本书也是叶氏家族重要历史文物,具很高的文学、史料和书法价值。二是书法美,有书法艺术价值。抄本是稿本或印本的传抄本。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图书主要靠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流行之后,抄本与刻本并行不悖。有些卷帙宏大、不便刻印的图书,只能抄写流传;也有已有刻本的图书,因无法得到印本,爱好者往往抄写录副;另有赏鉴家、藏书家为保存珍稀旧本而精心缮写的精抄本,或是亲自钞写,或是训练一批人,专门负责钞书。不仅书法工整,而且校勘精审,是以很受士林重视。因钞本比刊本耗资为高,且每次仅能钞成一部,不比雕板一次,可印千百部,所以在市场价格上,比同时期的刊本为高。书法工整,校勘精审的钞本,称为精钞本;如果是出於名家之手的,称为名家(或某人)钞本;依善本影钞的,称为影钞本。一般说,明人多蓝格,清人多红格、黑格。抄本常因系名家手迹,接近原稿,保存完整,以及写、抄形式流传的书本复本极少,而精写细缮所需之功力又数倍于刻本,加之内容本身的多重价值,皆足以使其成为妙绝的精品。在目前的收藏品市场及具收藏价值,十分珍贵。如《聊斋志异》因原稿散失一半,而铸雪斋抄本,保存篇章较多,因而它成为今天刊印该书的一种主要依据。什么是"馆阁体",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工整规范的楷书字体。这种楷书,不太追求个性和变化,主要强调的是工整和规范,以及用笔的精到。说白了,主要考验的是功力。本书小楷精抄,取法晋唐写经,圆匀平正、娟秀端庄,清秀刚劲,挺拔、疏淡,方、圆、刚、柔浑然一体,笔致秀润稳健、流畅中寓古朴之风格,典型的文人馆阁体书法,欣赏他的书法会感到浓郁的书卷气。三是我国著名古籍版本鉴定专家杨成凯先生旧藏。本书为我国古籍版本权威专家、著名古籍收藏家杨成凯先生旧藏,杨成凯(1941.9-2015.8),)是著名语言学家、古籍鉴定专家、国家级古籍版本权威专家、古籍收藏家。作为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委员,为《中华再造善本》《中华再造善本总目提要》编纂出版作出很大贡献;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杨成凯先生作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委员,全力参与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对青年人才成长给与鼓励支持,在业界享有崇高威望,对古籍保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举凡讲座、评审、会议、展览、审稿等,无不有先生的身影。孟宪钧先生有文“杨成凯:京城书友君第一”文中写到:杨成凯先生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是知名的古籍版本研究鉴定专家,也是一位收藏颇丰的藏书家。他曾先后参与中华善本再造工程、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丛书”策划出版等,2007年开始参与了历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工作。他青年时生活在天津,后移居北京,1978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吕叔湘先生的研究生。他所学专业是汉语语法,学术功力见于专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但他钟情古籍,版本目录学造诣极高。杨成凯藏书极精。据我了解,他藏有历代词集千余种,仅清词就达六七百种,其中不乏秘本、抄本、稿本,所见有康熙刻《十家宫词》(叶德辉跋)、《西昆酬唱集》《绝妙好词》等。他以林夕为笔名,在《读书》《藏书家》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版本考证文章,如《明寒山赵氏小宛堂刻版本之谜》《从的版本说起》《绝妙好词》等,考据翔实,文采斐然,后结集为《闲闲书室读书记》。其中在《读书》杂志刊发的《说初印本》《说残书》等系列文章,堪称书话之作的典范,我认为是继黄裳先生之后最佳的书话写作。我个人认为,好的学问家要有三个条件:天资;勤奋;名师指导。杨成凯三者兼备,人极聪明、刻苦,所以能成为名家,被大家尊为古籍界的头把交椅,称他识途老马。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常去琉璃厂访书,时时相遇,一来二去就成为好朋友。他生于1941年,长我六岁,但在古籍方面的学识与研究,比我渊博深入,至今不可企及。那时我住鼓楼,几十平米的小房子,他与中国美院的范景中先生常常来我家,三人一聊书就到深夜。多年来我们保持着密切的来往,交流藏书心得,切磋版本疑难。我遇到什么问题,总会首先向他请教。2007年,我们作为“唯二”的编外人员,参与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他主持“集”部,我参与金石碑帖。那一年,还有件轶事。我们与国图古籍馆的程有庆、故宫博物院的施安昌一起去上海普查,一位老藏家的后裔声称手里有两册《永乐大典》原本,想要鉴定。我们当时并没抱什么希望,但还是去了。其中一册一看就知是民国时期的影印本,但另一册,从内容、文字、装帧看,竟然就是《永乐大典》原本。大家惊喜过望,马上请杨成凯执笔,写成书面材料连夜上报国家文物局。此后经过四次大规模专家鉴定,确认这是《永乐大典》卷2272至2274“模”字韵“湖”字一册,终于由国图以800万购藏。范景中纪念杨成凯文章“天假我一年,我将把三本书写完”写到:外界看,成凯先生最负盛名的也许是他的词籍收藏了。有一次我们拜访黄裳先生,出来他告诉我,他的词籍总体质量逊于黄裳,但数量绝对过之,清词有六百多种。我听了心中一惊,印象中好像施蛰存先生有三百多种,他竟倍之,真是花了巨大的心血。朦胧中觉得成凯先生收藏的珍本必定有不少绝品,不过,从未问过。有一次他得意地说起叶德辉旧藏并跋的《十家宫词》就在他手,黄永年先生想跟他换,他舍不得云云。我还知道他收藏有小宛堂本《玉台新咏》,他本人也非常看重此书。1995年前后,他来杭州出差顺便到我家看书,极为推重有两部,一是吴兔床旧藏抄本《日知录》,另一就是莫友芝旧藏的赵刻《玉台新咏》。后者因其初刻初印给写入了他的名篇《明寒山赵氏小宛堂刻版本之谜》。前者他曾向中华再造善本推荐,以其篇幅最为完善之故。我看他阅书时总是轻手轻放,好像生怕伤掉了书本的一点血肉,一丝筋脉,这也让我理解了他的珍本为何决不轻易示人,恐怕是一经翻检,气息、书香就会受损、消散吧。他是一位真心爱书,一心为书续命的人。大概也是出于这种情感,他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了古籍知识的普及上,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他毫不保守地回答大小藏书家各种问题的热情,是他生活中的感人画面之一。他的古籍版本十讲,是他生死逼迫间还念想着出版的第三部书,好在它已成稿,古籍爱好者都将会读之受益,谢以感恩。《闲闲书室读书记》是杨先生第一部有关古籍版本的著作。先生此书语言精练,对古书的那些事一一从容道来。所收录文章有夫子自道,有古书版本考索,有专业书籍书评,有版本宏观概要,探讨有词集题跋综观,全书既从容亦广博,闲闲两字名副其实。杨先生从小受古旧书籍的熏陶,又因为曾发愿要校订词律,于是收集词集,走上了古文献的无归之路。在研究语言学之余,特别关注古籍,尤其是词学古籍,广收博取,闲闲其中,从世纪年代开始,杨先生先后在读书上发表了多篇相关文。计有《关于》《书痴痴乎哉》《清词丽句说周密》,《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等篇,从本书前言中可以看出,杨先生沉潜古籍的主要原因还是个人的生活和读书的经历这一点,在出版于1996年的《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一书中,已略显端倪。在这部纯理论著作中,作者虽然花了很大的心思要建立一个关于语言学元理论的宏大建构,但也流露了作者的怀旧情结,作者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弁言》中细致地回忆了当年购买吕叔湘先生的语言学书籍的故事,又流露了对华罗庚先生自学成为数学家的心仪。本书则更进一步自我呈现:卷一的四篇是作者对古书的个人感悟和理性思考,同样是怀旧与逻辑的交织物,如果说语言学理论是一种玄学的话,古籍版本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实学。杨先生近三十年来学术生涯,可以说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悠闲游走。这也是杨先生的古籍版本研究与其他他学者不太一样的地方。杨先生的古籍研究,除从古籍的内容、形制、存世情况等几方面着眼,还特别注意古籍个例的研究与模型式的综合分析的结合。在综合分析方面,作者曾撰有《古书版本知识十讲》《古书版本的价值观》《古书版本面面观》等文章。大概由于本书所收是闲散文字,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所以上述几篇都不见于本书,甚为可惜。本书收录的是对明刻本清刻本初印本残本的概要分析,通过片段的理性思考,从而将古籍版本提升到理论的层次。进而推进了人们对古籍的认识。唯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关于同一书雕印时出现的版本与印本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往往因注重版本,而对同一版本的不同印本则未予以足够重视。作者对此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提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朱孝臧刻《宋词三百首》,初印本有异文讹字,如“怎”作“乍”,“往”作“住”之类,后印本悉已更改。但后印本又有补版增添了新的错误,如“占”作“古”,“池”作“他”之类。又如清光绪二十五年,王鹏运四印斋刻本《梦窗词甲乙丙丁稿》三种不同印本,在校字上有出入,最初印本十六处校字,九处未改,白纸本六字未改,黄纸本二字未改,这些细微的差异,非认真比勘不能了然于胸。对此,乔秀岩与杨先生有不谋而合之处,乔氏云:“尽量多接触版本同一种版本,也要尽量多看不同印本,通过观察不同印本之间的差异、变化,形成一种版本的概念。一种版本从刊刻完成开始,每次印制条件不同,经反复修补版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若要全面了解,只能多看不同印本。好比要了解一个人,需要尽量多接触。”身为学者的杨先生,通过自己的读书藏书的切身体会,提出把古籍的最后落脚点,还是放在了看书读书上。他写道:“除了多看古籍版本目录和题跋,扩充自己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多接触实物,细心观察,逐渐积累经验,……,最重要的还是‘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无论鉴赏还是收藏,都要读书通过读书,可以获得真正的乐趣。多多比较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对古书的版本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杨先生的切身体验,值得从事古籍版本研究的同行参考。本书为我国古籍版本权威专家、著名古籍收藏家杨成凯先生旧藏,“三山望族,书藏五世”清乾隆翰林院侍读、著名藏书家叶观国六万卷藏书目录、馆阁体精抄,圆匀平正、清秀刚劲、美不胜收,对研究清乾隆时期和叶氏藏书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藏家宝之。

拍品图片

出价记录
  • 参拍人
    参拍价格
    参拍时间
问答
  • 暂无数据
微信 扫一扫 同步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