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中

明崇祯三年《资治通鉴纲目》写样底本卷一(抄写于专门印书纸上,宋体字精抄,大小均匀,整齐划一,77页,......

收藏
分享:

明崇祯三年《资治通鉴纲目》写样底本卷一(抄写于专门印书纸上,宋体字精抄,大小均匀,整齐划一,77页,154面。明版写样本存世极少,有不可替代的文献和文物价值!)

起拍价¥20000
距结束0
  • 起 拍 价:¥20000
  • 加价幅度:100 元/次
  • 延时周期:300秒/次
  • 卖家昵称:古籍草堂
  • 买家佣金:5%
  • 运  费:¥23
  • 开始时间:2021-06-13 20:30:00
  • 结束时间:2021-06-16 20:30:00
  • 出价次数:0
  • 浏 览 数:140 人次
浏览人数
    暂无数据
拍品详情
作者:无
年代:明崇祯三年
尺寸:25 × 16 × 1 cm
纸张:竹纸
函册:1册
品相:八五品
明崇祯三年《资治通鉴纲目》写样底本卷一,77页,154面,原装一厚册。开本长宽:25*16厘米。书口开,书口微损,个别页微有水渍,品相是非常不错的。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内容好。《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学巨著,其门人赵师渊于樊川书院续编完成,共59卷。内容注重严分正闰之际、明辨伦理纲常,并注意褒贬春秋笔法。本书不能算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因为朱熹不过是修订了司马光的正统观,加入了浓厚的道德信念和解释,例如:不承认王莽政权,于三国尊蜀为正统。全书以“纲目”为体,纲仿《春秋》,目仿《左传》,朱熹完成纲的部份,他的弟子赵师渊续成目的部份。《通鉴纲目》创造了一种新的史书体裁,但是他并没有做原始材料的收集与裁定,所以连一般历史家所作的初步工作也没有,史学价值不高。宋明以来,宋元以来,有许多人为《通鉴纲目》附加价值,为此书作注者主要有七家。南宋尹起莘《发明》,元代刘友益《书法》以发挥义旨为主;元代汪克宽《考异》以辨证文字为主;元代王幼学《集览》、徐昭文《考证》、明代陈济《正误》、冯智舒《质实》以训释名物为主。把《通鉴纲目》更加神秘化。二是明末史官陈仁锡《资治通鉴纲目》刊刻前的写样本,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与史料价值。陈仁锡(1581年——1636年),字明卿,号芝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官员、学者。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翰林编修,因得罪权宦魏忠贤被罢职。崇祯初复官,官至国子监祭酒。陈仁锡讲求经济,性好学,喜著述,有《四书备考》、《经济八编类纂》、《重订古周礼》、《陈太史无梦园初集》、《潜确居类书》等。明末史官陈仁锡对《资治通鉴纲目》三编进行通批通校,融会贯通,梳理条陈计五千馀,约五万馀字。本书写于明版《资治通鉴纲目》的黑格印书纸上,典型的明代方体字,横轻竖重、方板整齐,宋体字精抄,大小均匀,纵横整齐,间距一致,整齐划一,是刊刻前的写样本。写样是传统雕版印刷的工序之一,指写样人按照出版者规划好的书籍面貌(行款、版式、字体等),根据刻书所用底本,并遵循校勘者所订正的文字内容,在专用格纸上写出应刻内容(包括正文、序跋、牌记、刊语、封面、版心文字等)。写样完成后,经审阅修改无误,交刻工粘贴上版刊刻。此类由写样人书写、用于上版刊刻的写本,即为写样本,此外又有写样稿本、写样待刻本、上版稿本等别称。一般而言,写样本会随着上版刊刻而自然消失,仅有极少数因故留存。作为出版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写样本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与史料价值。首先,某些写样本系因刻书计划中止而得以保存。它们为研究刻书计划的原貌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一手史料。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间杭州葛元煦写样本《金石学录》,行款版式乃至卷末刊语“葛氏啸园藏板”皆与葛氏所刻《啸园丛书》一致。但该丛书实则未收此书,亦未见葛氏将其单行刊印。可见《金石学录》原在《啸园丛书》收录范围内,并已付写样,葛氏的原定计划显然与丛书的最终面貌有所出入。若能寻觅到其他相关史料,研究者则可进而探讨计划变更的原委。其次,某些写样本有与之对应的刻本,却得以保存。这是写样未合要求而遭弃用,出版者重新写样,再以新的写样本上版刊刻所致。第三,某些写样本中的批校题语涉及写样刻版的技术细节、参与校勘刻印的学者写匠刻工、刻印过程中的人事纠葛等诸方面,这就为研究中国古籍刻印流程的实态细节提供了重要史料。这些细节素材,绝大多数不见于正式形成的刻本,这正是写样本的史料价值所在。写样本由于存世数量有限,平时不易获见,所以非常珍惜,现存的写样本绝大多数是清代中期以后的,明版写样本存世极少,而本书是明崇祯三年《资治通鉴纲目》写样底本,有不可替代的文献和文物价值,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拍品图片

出价记录
  • 参拍人
    参拍价格
    参拍时间
问答
  • 暂无数据
微信 扫一扫 同步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