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中

最为精彩的康熙十八(1679)年原刻五色套印本《芥子园画传初集》第五卷(套色精准,绘刻精美,为清代套......

收藏
分享:

最为精彩的康熙十八(1679)年原刻五色套印本《芥子园画传初集》第五卷(套色精准,绘刻精美,为清代套色版画作品之白眉,当为藏家所宝)

起拍价¥2200
距结束0
  • 起 拍 价:¥2200
  • 加价幅度:100 元/次
  • 延时周期:300秒/次
  • 卖家昵称:古籍草堂
  • 买家佣金:5%
  • 运  费:¥23
  • 开始时间:2020-09-24 10:20:00
  • 结束时间:2020-09-27 10:20:00
  • 出价次数:0
  • 浏 览 数:227 人次
浏览人数
    暂无数据
拍品详情
作者:无
年代:清康熙十八(1679)年
尺寸:27 × 17 × 0.8 厘米
纸张:细腻白纸
函册:1册
品相:八品
拍品存清康熙十八(1679)芥子园五色套印刊本【芥子园画传】初集第五卷,开本长27*宽17*高0.8,应为42页,现存30页,前几页左上或小角角缺一小块纸,书的下部纸张微微裂,有水渍,纸张为精细白棉纸,不细看还以为是开化纸呢。本书为清代套印珍本,五色套印精准,有几页老修。康熙刻本极少见,全国公藏单位中仅四家有藏,著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P935。此册原刻为康熙年间,套色精准,绘刻精美,为清代套色版画作品之白眉,当为藏家所宝。
芥子园系清初著名剧作家、名士李渔金陵别墅之名,李渔,字笠翁,精谱曲,其《笠翁一家言》释芥子园之名为:“金陵别业,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意”自康熙十八年(1679)李渔迁居南京筑“芥子园”开始,当年出初集五卷,其中前四卷为单色水墨,卷五用棕、蓝、绿、黄、红、五色套印,其图镌绘极雅致,渲染精工,,后有武林陈扶摇跋语。套版印刷术是在单色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 普通雕版印刷,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或黑、或朱、或蓝,基本上为墨色。对于比较贵重 的书,或是第一次刷印,有时则选用红色或蓝色。这种印刷称之为单色、单印。套 版印刷则不同,它是在一张纸上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其初,人们是在一块版上的不同部位 ,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一次印成。严格地讲,这还不能算是套印,只能称之为“涂色。后来,即发明了将需要不同颜色的部分,分别刻成大小规格相同的版,逐次印到一张纸上。这种技术方法,才叫做套版印刷术,也称之为“整版套印”。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籍,称为“套印本”。在套版印刷发明的初期,主要用朱、墨两种颜色印刷。以这种方法印出的书籍 ,称为“朱墨套印本”,或叫“双印”。到后来,进一步发展用三色、四色、五色来套印图书,根据用颜色的多少,印出的书被称为“三色套印本”、“四色套印本”、“五色套印本”等。饾版是在一叶图上,用若干块不同的小版子,拼起来套印,古人称果盘中堆放各色水果为饾饤,故名饾版。工序复杂,一幅彩色图画,少则几块,多则几十块,不仅可以印出不同色彩,甚至能印出各色浓淡。前些年北京荣宝斋仍保留着这种工艺,所印名家国画作品,几可乱真。拱花是在刷印时,施加一定压力,使花纹凸起,画面具有立体感。另有一说,是用凹凸两块版叠加印制.在饾版套印本历史中,除《十竹斋书画谱》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包含内容最丰富的就是清初的《芥子园画传》了。《芥子园画传》又名《笠翁画传》,刊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芥子园画传》为中国画图谱,其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基本技法,浅显明了,便于初学。此书由李渔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王箸兄弟等人编绘,每集首列画法浅说和歌诀,次诸家画式,最后为摹刻名家画谱。前三集刻于金陵(南京)李渔别墅芥子园,故称《芥子园画传》。《芥子园画传》出版之后,流传极广,版本甚多,后人给它以很高的评价。关于它的艺术成就, ,我们认为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一)套印技法,芥子园从刻书的品种看与明代晚期十竹斋书画谱颇有渊源,与十竹斋一样采用了套印技术,特别是初集第五卷。虽然印刷的技巧已不能与十竹斋相比,但在经历了明清的战乱之后,李渔的芥子园显然意在复兴已经衰落的技术,到了二集出版时(康熙四十年),技艺已经大增,紧接着出版的第三集已成了清代彩印本的典范,标志着套印版画的又一次复兴。(二)编辑体例,《芥子园画传》编辑体例完备,门类齐全,将插图和文字完美结合,不仅文字汇聚了古代画论技法的精华,插图也采用历代各家技法之长,而插图和文字的互动更加符合了读者的阅读方式,体现了编辑者的良苦用心。简言之,它汇聚了多种成就,美术史家王伯敏评价,“250年以来,在历代画谱中像《芥子园画传》那样产生巨大影响的画谱,史无前例”。这也是对《芥子园画传》在中国画美术教育史上地位的高度评价。从1679年到现在,三百多年过去了,此书已得到了海内外美术史家高度的重视,在日本学术界曾有《芥子园画传月报》专刊对其进行研究。因此无论是对中国画的发展与传播,还是对中国套色印刷的发展来说,《芥子园画传》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如今,套印本已成为较稀少的“古董”多已收归国家图书馆,特别是一些流传较少的套印本,早已被国家定为善本。套印本除了资料内容外,其实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正因如此,才会受到藏书者的青睐。 套印术发明前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是白纸黑字(个别为红或蓝)的单色印刷。套印术的发明,使书籍不但有阅读的内容,更有一种阅读时赏心悦目的感觉。明代文学家兼画家陈继儒便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及套色印刷术称为印刷史上的三变。可见套印技术在印刷史上的地位。套印方法因工序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因而每版书籍印数非常有限,不像今天每版可印几万、几十万册,且可重复使用。古代许多套印书每版只能印几十部。在当时,套印书就因其刻印精良,彩图绚丽,形象逼真,而深受人们欢迎,并成为人们争相寻购且不可多得的版本。 1995年以后,古籍成为收藏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价格也是不断上扬。爱书人开始向精品上发展。套印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古籍版本,正不断为人们认识。目前,套印本在古玩市场上早已是难以寻觅之物,一部套印本古籍,价格往往高出同时期版本古籍的几倍。套印本因为工序、技术、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每一部都是值得藏书爱好者收藏的。拍卖参考:中国嘉德2013年拍卖会清彩色套印本芥子园画传初集成交价149500元.

拍品图片

出价记录
  • 参拍人
    参拍价格
    参拍时间
问答
  • 暂无数据
微信 扫一扫 同步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