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中

明万历间北京国子监刊清康熙内府递修本《陈书》六册一函三十六卷全!史学名著、明内府刊刻、清康熙开化纸精......

收藏
分享:

明万历间北京国子监刊清康熙内府递修本《陈书》六册一函三十六卷全!史学名著、明内府刊刻、清康熙开化纸精印、原宫装、在册善本、流传稀少!

起拍价¥55000
距结束0
  • 起 拍 价:¥55000
  • 加价幅度:阶梯加价
  • 延时周期:300秒/次
  • 卖家昵称:古籍草堂
  • 买家佣金:5%
  • 运  费:¥23
  • 开始时间:2020-07-01 20:36:00
  • 结束时间:2020-07-04 20:36:00
  • 出价次数:0
  • 浏 览 数:96 人次
浏览人数
    暂无数据
拍品详情
年代:明万历33年刊
作者:无
尺寸:29*18厘米
纸张:开化纸
函册:1函6册
品相:八五品
此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北京国子监刊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内府递修本《陈书》三十六卷,开本长宽:29*18厘米厘米。康熙间内府开化纸重修印本,书品宽大,字体斩方,刊刻疏朗,一函六厚册全。有的书微有虫蛀,不严重,代表性照片如图所示。半叶十行,行廿一字,白口,左右双边。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史学名著,内容好。《陈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姚思廉(557-637),本名简,字简之,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散骑常侍。唐贞观三年(629),奉诏撰梁、陈二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二是版本好。明朝北京国子监所刊印的图籍,称为北监本。北京国子监原为元朝旧学,明朝建国后改为北平郡学,成祖永乐初年营建北京新都时,改为北京国子监,又称北监。北监自明朝中叶始逐渐刊印书籍,万历以后较为兴盛,并取代南监刻书地位。万历24-34年北监亦据南监本[廿一史]重刊,成为一时盛举。此本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在北京国子监雕版发行,俗称“北监本”。入清后国子监祭酒常锡布奉康熙帝旨重新修订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国子监祭酒王士禛上疏,请修补北监经史版片,并敕督抚查明、收贮南监书版。礼部覆议“应如所请”,帝命“从之”。见王士禛《请修经史刻版疏》。此即为明北监刻《廿一史》书版清初收归内府后仍存贮北京国子监,至康熙中重修刷印,故在卷首刊印有“康熙二十五年国子监祭酒臣常锡布”等“奉旨重校修”,同时在部分版心处也刊印有“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字样,是为重修本。书内有三十四页为康熙二十五年补板,其余为明万历三十三年原版。三是康熙内府上等开化纸精印。开化纸,产自浙江省的开化县,因此得名,又称“开花纸”、“桃花笺”,一说它以楮皮、桑皮和三桠皮为混合原料,经漂白后抄造而成;一说它以立夏嫩竹为原料,工经七十二道抄造而成,与太史连纸堪称“一金一玉”。世的“开化纸”纸质细腻,洁白光滑,簾纹不明显,纸虽薄而韧性好,受墨乌亮,柔软可爱,一般人甚至往往将它误以为是宣纸。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内府和武英殿以及扬州诗局等所刻印的图书,多用“开化纸”,尤其是乾隆盛世时期的“开化纸”,品质极优。近代大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建国后曾任天津市副市长)在全面收藏整理清代“开化纸”印本的基础上,认为乾隆朝的“开化纸”达到古代造纸之顶峰。“开化纸”由于印出的书籍高雅大方,美观漂亮,所以历来受到藏书家的追捧,价格也极其昂贵。大藏书家陶湘最喜欢收藏“开化纸”印本。他收书数十年得书三十万卷,凡遇“开化纸”印本,不问何类,一概收之,一时有“陶开化”之誉。陶湘著有《清代殿版书目》、《武英殿聚珍版书目》、《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等,其中多涉及“开化纸”印本。 1932年,瑞典亲王访华参观北平(京)故宫时,见到乾隆时期用“开化纸”印刷的“殿版书”,十分惊讶。他说:“瑞典现代造纸业颇为发达,纸质虽优,但工料之细,尚不及中国的‘开化纸’。嘉道以后质渐差,流通渐稀,至于绝迹。开花纸已经失传近百年,如今,明清“开化纸”之刻本,已皆成“善本”。古籍拍卖场上的“开化纸”印本,竞拍价格是一路高歌猛进,节节攀升。一代名品之“开化纸”,荣膺了明清造纸史上的“顶峰”之誉,成为衢州乃至中国造纸史上的绝唱。著名古籍版本鉴定专家沈津先生谈开化纸。开化纸系被认为是清内府用纸的极品。清代典籍益博,遗有许多鸿篇巨著、名贵典籍。从顺治至宣统,清廷内府刊印的书籍达385种。在诸多的殿版书籍中,不少重要书籍均为开化纸系的写本和刻印本,开化纸系成为清朝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因而在过去的200多年里,开化纸系刻印的书籍一直受到藏书爱好者的追捧。资料表明,清朝的《四库全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全唐诗》、《钦定全唐文》、《御制数理精蕴》、康熙年间的《芥子园画册》、《冰玉山庄诗集》、《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等,都被认定为是开化纸系的刻印本。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冠以开化榜纸刻印的《春秋集传》、《圣训三百卷》、《上谕军令条例》、《仁宗睿皇帝圣训》、《钦定国史大臣列传》、《古文渊鉴》、《朱批谕旨》、《御制诗》第三集等50余种。清内府有“四殿两阁”,均刻印书籍,唯武英殿刻本最为讲究,一般由皇帝亲选最有学问的硕学鸿儒、百里挑一的工匠,从编纂、雕印、校刊和装潢质量均是登峰造极。在用纸方面,清内府本以开化纸系、宣纸、连四纸和棉纸为主。开化纸系的荣耀在明清两朝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中国古纸的极品,也是清后官私刻印及收藏家手中的珍宝。开化纸系为产地名而被誉为纸的品名。开化纸系风靡明清之朝野,但对于开化纸系的品名,数百年来各说纷纭,莫衷一是。世人传说的开化纸系分为“开化纸”、“开化榜纸”、“开化藤纸”和“桃花纸”等。笔者从唐《通典》起始,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仅发现开化榜纸、开化藤纸以品名的方式存在于史料之中。这就让人猜疑“开化纸”作为品名或是当今的研究人员对近、现代专家、学者的见解及古籍文献、历史资料的诠释产生了偏颇与误差。开化纸系以质地细腻,洁白柔润,帘纹不显,薄而韧性强闻名于世,这是清以来的藏书家、刻印家、纸行、书籍拍卖商及研究人员的共识。大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在《温飞卿诗集笺注》小记中曰:“开花纸之名始于明代。明初江西设官局造上等纸供御用。其中有‘小开花’等名目,陆容《菽园杂记》称衢之常山开化人造纸为业,‘开花纸’或以产地得名,他省沿用之。”云云。大藏书家陶湘最喜欢收藏“开化纸”印本,故人称之为“陶开化”。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翁连溪在《清代内府刻书概述》中称:“顺治朝刻书多采用‘开化榜纸’和‘白棉纸’,康雍乾三朝用纸多为近人所称的‘开化纸’”。1940年3月12日,出版家上海文史馆馆长、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在谈及拟印《册府元龟》时说:“昔日开化纸精洁美好,无与伦比,今开化所造纸,皆粗劣用以糊雨伞矣。”开化纸”与“罗纹纸”有其共通之处,均颜色洁白,质地细薄柔实。但又各有其鲜明的特性,“开化纸”的自然氧化斑点,“罗纹纸”显著的簾纹是其它纸张所不具备的。而此书用纸不仅纤维细腻,质地柔软,而且簾纹清晰,氧化斑点明显,为我国古代造纸术的一个奇特品种,为学者研究古代造纸工艺提供了重要标本。四是清内府原装。书贵原装,本书外覆粗芯蓝绢书衣,皆宫装式样,不可多觏。清内府宫廷馆阁体写手手写书签,极为难得。五是墨色浓郁,印刷精美。六是在册善本。《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纪传类著录。本书史学名著、明内府刊刻、清康熙开化纸精印、原宫装、在册善本、流传稀少,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拍品图片

出价记录
  • 参拍人
    参拍价格
    参拍时间
问答
  • 暂无数据
微信 扫一扫 同步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