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中

清雍正十三年(1735)三乐斋刊本《三乐斋重订本草纲目 》原装20册,李时珍(约1518~1593)......

收藏
分享:

清雍正十三年(1735)三乐斋刊本《三乐斋重订本草纲目 》原装20册,李时珍(约1518~1593)明代杰出医药学家东方医学巨典”,具有重要的古籍版本研究价值。

起拍价¥25000
距结束0
  • 起 拍 价:¥25000
  • 加价幅度:100 元/次
  • 延时周期:300秒/次
  • 卖家昵称:古籍草堂
  • 买家佣金:5%
  • 运  费:¥23
  • 开始时间:2023-01-25 20:57:00
  • 结束时间:2023-01-28 20:57:00
  • 出价次数:0
  • 浏 览 数:36 人次
浏览人数
    暂无数据
拍品详情
作者:李时珍
年代:清雍正十三年(1735)
尺寸:26 × 16 × 20 cm
纸张:竹纸
函册:20册
品相:八品
清雍正十三年(1735)三乐斋刊本《三乐斋重订本草纲目 》20册,开本长宽:26*16厘米。存卷1上,卷3上下(全),卷4上中下(全),5.6.7.9—12.37—52(末卷,其中50.51各分上下),下部微有水渍,下部纸张催化,一翻掉渣,有的册有虫蛀,代表性照片如图所示。喜欢的朋友买回去修复一下,一部医学善本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既是是做善事,又使珍贵古籍能永远传承下去,为古籍保护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名家名著。李时珍(约1518~1593)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父言闻,有医名。幼习儒,三次应乡试不中。师事顾日岩,读书十年。受家庭熏陶,兼好医书,遂精医药。千里就医于门,立活不取值。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治之即甦。经推荐,赴京师太医院供职一年,或云尝授太医院院判之职。晚年因子建中为官,遂进封文林郎、四川省蓬溪知县。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奋发编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诸孙皆参与绘制药图,孙树宗、树声为之校对。甫及刻成,时珍即逝。对脉学亦深有研究,所撰《濒湖脉学》(1564年)能融会先贤脉学之精华,删繁去芜,讲求实用,论述较为通俗简要,以韵体文写成,便于记诵。此书归纳脉象为二十七种,各撰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另著有《奇经八脉考》(1572年),于奇经循行路线及证治规律阐发尤多。已佚医著有《三焦客难》、《命门考》(或以为实系一书)、《五脏图论》《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等。次子建元,从父业医,有医名。父卒,献《本草纲目》于朝廷。四子建方,精医,中年入选太医院医士。弟子庞鹿门,传其医学;瞿九思,传其儒学。《本草纲目》为我国十六世纪药物学集大成之作,内收插图1106幅,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幅。《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全书规模宏伟,资料丰富,对生物、地质均有考索。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二是版本好。《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本书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三乐斋刊本《三乐斋重订本草纲目 》字体为明末长仿宋,上承明版神韵,下开清代版刻先河。
,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古籍版本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拍卖参考: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可谓妇孺皆知,蜚声世界。它最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南京胡承龙刊刻的“金陵本”。目前,我国共发现了3部完整的金陵版《本草纲目》,其中2部为公藏,分别收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上海图书馆;另外1部即出现在北京伍伦2021年春拍上的这套明代制锦堂本金陵版《本草纲目》。它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可流通的金陵版《本草纲目》全本,也是所有金陵版《本草纲目》中最完整、品相最完美、印刷时间相当早的一部,2013年由文化部颁发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这样一部珍贵的古籍赫然出现在拍场上,备受海内外各界人士关注。2021年8月1日下午,“明万历二十一年金陵胡承龙刻明制锦堂重修本《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图二卷”在万众瞩目中落锤,成交价1150万元,再创明版书拍卖纪录!
资料参考:《本草纲目》:一部本草书,为啥吸引欧洲8个国家争抢收藏?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梵蒂冈、比利时、奥地利欧洲8国17家藏书机构中,共收藏有《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22种38部,其中包括明清刻本17种、石印本2种、彩绘本3种。《本草纲目》的明清版本在欧洲的收藏较为广泛。如法国、英国、德国等国的国家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皆有收藏,且其中不乏金陵本、江西本、武林本等珍贵版本。如德国的柏林国立图书馆曾经藏有金陵本1部,此本目前全球仅存十余部。有些版本在国内亦较为稀少,如收藏于西班牙巴厘阿多里德市菲律宾奥斯定会图书馆的一种清文盛堂刻本,并未著录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及《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仅在赵燏黄“本草纲目版本”一文中有所述及。可见,此本在国内各藏书机构中亦不常见。上述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多附有药图卷。如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江西夏良心刻本,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藏明崇祯十三年(1640)武林钱蔚起刻本,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梵蒂冈图书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清顺治十二年(1655)刻本太和堂藏板,法国国家图书馆、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塞万提斯阅览室、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清代芥子园刻本,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金阊绿荫堂刻本,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雍正十三年(1735)三乐斋刻本,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藏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金阊书业堂刻本,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六年(1826)英德堂刻本等,且以上版本的药图卷多源于钱本系统的药图。法国3家藏书机构所藏“彩绘本”《本草纲目》,可认为系用《本草纲目》钱蔚起刻本所附药图改绘上色而成。彩绘本药图大体承袭了钱本的构图,仅在个别细节处进行了增补、删减、修饰、改绘。彩绘本对部分药图的改绘修正了钱本存在的某些错误,但也偶有将钱本原来正确的药图修改出错的情况。此外,彩绘本在为药图上色时,多遵照《本草纲目》对叶片、花冠颜色的叙述,但也并非全部相符。考其3种彩绘本来源,或许是由18世纪法国来华传教士汤执中请中国画师依据《本草纲目》绘制后带回法国。从装订方式来看,在《本草纲目》流入欧洲后,多由欧人在原函套外加以硬壳洋装。如德国的柏林国立图书馆所藏4种《本草纲目》,皆重装为纸质硬壳;再如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5种刻本,亦加以硬壳重装。此装订方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既保留了原书函套,又能对古籍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在重装书皮上书写或印出《本草纲目》的外文名称,以供欧洲读者检索查阅之用。欧洲人对《本草纲目》的译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以《本草纲目》的注音代替,如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所藏《本草纲目》。另一种是以“中国”“药草”“植物”等关键词进行翻译组合。除纸质资料外,欧洲多家藏书机构还收藏有影印、缩微等不同形式的《本草纲目》明清版本。如柏林国立图书馆藏有江西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影印本;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有江西本的缩微胶卷。欧洲对《本草纲目》的收藏不仅局限于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对1912年后、直2016年出版的现代版《本草纲目》亦有收藏,如1936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增扩本草纲目》,197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草纲目》及1982年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草纲目附方分类选编》两种现代版《本草纲目》;柏林国立图书馆藏有上海印书馆1954年出版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1977、1978、1979、1981、1982年出版的几种现代版《本草纲目》;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亦有收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校点本。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欧洲藏书机构对《本草纲目》的收藏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他们一直对这部古代中国的本草文献抱有一定的兴趣,不单局限于某一个时期,也不仅是将其视为一种文物来收藏。

拍品图片

出价记录
  • 参拍人
    参拍价格
    参拍时间
问答
  • 暂无数据
微信 扫一扫 同步参拍